首页 > 资讯 > > >正文

2023-05-20 21:07:25 来源:   顶端新闻

不想让你的教育方式,“毁掉”你的孩子,那么这本书你一定要看|天天报道

《非暴力沟通》一书,是总销量超200万册的经典沟通力作,备受各大平台推荐,这种方法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。

作者卢森堡博士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有突出成就,在2006年获得和平之桥奖。


(资料图片)

他发现的这种沟通方式,几乎能解决各种沟通问题:大到国际间的冲突,小到家庭、个人,都能从非暴力沟通中获益。

将非暴力沟通运用在家庭教育中,可以很好的解决亲子冲突,缓解亲子矛盾,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。

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:

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“暴力”的,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。

作为父母,你是否对孩子说过这些话:

“你怎么这么蠢啊?说了多少次了还是做错!”

“你看看隔壁家的XXX,比你优秀多了。”

“你怎么这么懒!”

这些话就如一把尖刀,刺向孩子的心。

或许父母认为自己没有说错,但是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整天被老板指着骂,会有什么感受?

因此,千万别用习以为常的沟通方式,“毁掉”你的孩子。

01你的暴力“倾向”,正在降低你的幸福感

有时,父母会认为,我们既没有打孩子,也没有伤害孩子的身体,怎么就“暴力”了呢?

在这里,暴力并非指用武力伤害孩子,而是指暴力的沟通方式。

如果我们曾对孩子冷言冷语、随意批评、指责、打压、主观判断、不回应、贴标签等,这都是“暴力”沟通的行为。

暴力沟通给人带来的创伤比身体承受的伤害更让人难受。

那么,家长对孩子常见的“暴力”行为有哪些呢?

1.倾向性评判

在生活中,我们习惯了这样思考:对人和事都要加上自己的评论。

如果一件事不是按我们想要的方式发展,那么就是这事不对。如果一个人的做法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,那么他就是有问题。

父母们也喜欢对孩子的行为贴上各种标签。

看到孩子放学回来就跟朋友跑出去玩,父母会说,“你一回来就想着玩,真是太懒了。”

孩子考试考砸了,父母会说“一定是你平时不够认真,没有好好复习。”

孩子考好了,父母又会说“按你的水平,怎么可能考这么好?是不是作弊了?”

这样的父母浑身都是负能量,孩子整天笼罩在乌云下,怎能茁壮成长?

2.进行比较

“你看隔壁小强,考试又得100分了,你呢?才95分!怎么就比不上人家?”

“你看表哥小武,每顿吃2大碗饭,长得多壮实,你呢?瘦不拉几的。”

“你看人家小李,小小年纪就会帮妈妈洗衣做饭了,你呢?整天就知道玩玩玩”

……

这些话的背后,父母看到的总是别人家的孩子,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优点,而自己的孩子缺点一大箩。

如果父母总是放大镜看孩子的缺点,用显微镜看孩子的优点,不仅孩子不会开心,父母过得也很难受。

3.回避责任

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,人们通常会把责任归于外部,以期规避自己的责任。

由于孩子与成人相比,有着天然劣势,成人就习惯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。

如:家里某东西打翻了,家长一定会认为是孩子的错。

某东西不见了,一定是孩子拿的。

某一天,家长在工作中不顺心,回家看孩子更不顺眼,孩子做错了一点小事就破口大骂,如果问他为什么要骂孩子?他一定会说,是孩子自己做错事了,我当然要骂!

其实,是家长把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,根本与孩子无关。

如果,孩子都做父母的“出气筒”、做父母逃避责任的“背锅侠”,孩子从父母中学到的也是推卸责任。

因此,父母的处事方式,一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。

02 家长的处事态度,会成为孩子对待世界的态度

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:

一位参加了研讨班的女士终于认识到自己以前是一个“情感奴隶”: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,对别人的要求不敢拒绝,如果别人不开心,自己就会感到很不安。

她对别人的态度也影响着她的女儿,女儿是个“有礼貌的小女孩”,对别人的要求,总是百依百顺。她习惯于委屈自己来迎合他人。她害怕让任何人失望。

当母亲认识到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,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后,女儿慢慢也发生了变化,能开始大胆地说出心里话,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需要。

非暴力沟通提倡我们既要考虑个人需求,又表达对他人的关心。

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,也不能一味地损己利人,通过沟通和正确地表达达到双赢才是我们所希望的。

因此,父母如何待人接物,孩子也会复制黏贴父母的行为。

03 以爱为前提,做一名合格的父母

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,任何时候都不要用爱作为条件威胁孩子。

例如“如果你不吃饭,我就不爱你了。”“你不听话,就不要喊我妈妈”“你不做作业,你就不配做我的孩子。”

一旦爱是有条件的,孩子就会产生极大的恐惧,缺乏安全感,时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遭到父母的抛弃。

因此,作为父母,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,无论什么时候,我们都是爱他的,爱并不意味着纵容,在爱的基础上,帮助孩子改正错误。

那么,父母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既感受到爱,又愿意接受父母的引导呢?

以非暴力沟通的原则,父母们可以做好以下3点:

1.说事实,不评论

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,“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。”

深以为然。父母要把看到的事实说出来,不带主观评论。

例如,父母在看到孩子放学回家看电视这个事情时。

错误的说法是:“你总是一回来就看电视,能不能先把作业完成了再玩?”这句话的“总是”就是一个评论。

这样很容易会引起孩子的反驳:“我明明昨天放学回来就是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的。”

正确的说法是:“孩子,妈妈看到你这个星期有3天是一回来就开始看电视的。”

父母说出来观察的结果,没有带主观评论,孩子自然就容易接受了。

2.说感受,不命令

父母看到了孩子的表现后,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,不带命令的口吻。

例如,当父母看到孩子把玩具扔得满屋子都是时。

错误的说法是:“你怎么老是把玩具扔得满屋子都是,家里乱七八糟的,一点都不爱干净,现在立刻收拾干净!”

孩子正玩得开心,被父母这一声吼,才发现自己的玩具真的满屋子都是。孩子被父母一顿指责,心里肯定是不开心的,这时孩子很有可能会拒绝父母的命令。

正确的说法是:“宝贝,你看一下你身边的玩具,他们满屋子都是哦,我不太喜欢这么乱糟糟的环境,现在,我们把其他玩具收拾好了,你再继续玩你喜欢的玩具好吗?”

这时孩子没有从妈妈的话里听出指责、命令的意思,孩子一般就会跟着妈妈乖乖收拾玩具了。

3.用心听,重需求

用心听意味着父母要感受孩子的内在想法,倾听孩子的言外之意,发现孩子背后的感受和需要。

例如,孩子不愿意把水果分享给爷爷奶奶时。

错误的说法是:“你怎么那么自私,只顾自己吃,快分一点给爷爷奶奶。”

如果孩子是有其他原因,并不是不愿意分享,那么他们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感到很委屈。

正确的说法是:“宝贝,你为什么不愿意把水果分享给爷爷奶奶吃啊?”

孩子这时可能会说:“妈妈,上次爷爷奶奶吃了这个芒果会过敏的,我担心他们,所以我就没分给他们吃了。”

04结语

《非暴力沟通》这本书对我的冲击极大,让我感受颇深。

我很惭愧,自己在有意无意中对孩子施加了那么多“暴力”。

这本书既提供了沟通的原则和方法,也让父母反思自己的行为,对家庭教育、亲子沟通极有帮助。

这不仅仅是一本沟通的指南书,更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爱自己,爱生活的书。

只有接纳自己,感恩生活,世界才能更和谐美好。
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小猪妈育儿

标签:

热门话题
精彩推荐
今日推荐
花木